“炉内温,正负差不超过3℃;淬火转移时间,控制在15秒内。满足AMS2750E航空一级热处理炉标准要求,核心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昨天上午,站在刚刚启用的辊底式固溶淬火炉前,南山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肖富来激动地说。
这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铝合金辊底炉,由南山铝业与东北大学、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南山研究院及烟台南山学院联合研制,首次实现了该设备的国产化。这意味着国产大飞机研制过程中,铝合金材料生产实现了自主可控。
(相关资料图)
高端铝合金辊底式固溶淬火炉,是生产航空航天铝材的必备高精设备。长期以来,其制造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关键生产技术和控制系统被封锁,是典型的重大短板装备。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完整铝加工全产业链的企业,南山铝业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为中商飞、空客和波音供货的航空铝挤压材供应商。过去,生产航材所用的热处理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且存在淬火不均、成本高等问题。“我们一直想根据需求自己开发,可这是一个集成化系统,涉及十多个学科,企业缺乏研发人才和经验,‘独木难支’,很难成功。”肖富来说。
单靠企业“孤掌难鸣”,联合起来才能破除瓶颈。2019年,南山铝业与魏桥铝电共同牵头成立山东省高端铝合金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整合20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采用“公司+联盟”模式运营,建立专家委员会,聚力攻关产业链“卡脖子”和最关键、最共性技术。
“辊底炉项目就是‘创新联盟’下多主体联合攻关的成果。”南山铝材公司技术总监曹善鹏说,项目由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东北大学引进,在南山铝业落地转化。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负责设备设计、制造,烟台南山学院参与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前后历时四年,反复论证,一举攻克了炉温均匀性等5项关键技术难题,填补国内多功能高端高精铝型材卧式高效固溶淬火装备空白。
“这是一个十分高效的创新联合体。”鲁东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徐昱东说,企业有生产经验和实际需要,联盟单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先进技术,多方优势互补,精准聚焦难题,堪称协同创新的典范。这一创新模式在制造业领域的推广,将极大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助力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南山铝业依托创新联盟,联合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铝合金辊底炉,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航空航天用铝合金原材料生产自主可控。这对于南山铝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也再次启示我们,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要靠自主创新,但创新也决不是关起门来搞,要积极融入开放创新生态,通过联合创新等路径形成创新合力,齐心协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们的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被“卡脖子”。对南山铝业来说,辊底炉是高品质航材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此前一直依赖于进口,就是影响全局的“卡脖子”问题。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外国“卡脖子”难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践也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只有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为突破口,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做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南山铝业不甘于受制于人,誓要自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辊底炉,就是要把“卡脖子”之“手”彻底挪开,变“卡脖子”为“杀手锏”。
当然,新形势下,解决“卡脖子”问题,仅凭单打独斗难以闯关夺隘。正所谓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下的自主创新,应该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博采众长才能迎头赶上。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核心技术的突破,单纯依靠一个企业是很难做到的,甚至单纯依靠国内的创新力量也是有限的,需要通过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携手突破瓶颈性难题,不断提升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组建由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盟或者说创新联合体,就是应对复杂国际竞争形势,打造开放创新生态,联合攻坚关键核心技术,逐步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探索。其深度融合的组织模式,与现阶段的供应链与创新链的跨产业、多领域交叉特点更容易契合,有利于开展复杂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攻关任务。南山铝业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创新联盟,通过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整合高端创新资源,精准聚焦关键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创新的效率,更保障了创新的质量,一举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航空用铝合金原材料生产的自主可控。
创新不畏行路难。解决“卡脖子”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所谓的弯道超车,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打硬仗的充分准备,耐住寂寞,沉下心来,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围绕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步一步啃硬骨头,一点一点攻克难关。唯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各类“卡脖子”瓶颈问题。辊底炉的研发,历时四年,四易其稿,多次微调,解决5项关键技术装备难题,才最终得以成功。这期间,碰到的难关、付出的艰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倘若没有不衰的斗志、不屈的韧劲,很难走到现在,收获“突破”。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角的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前沿科技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围绕前沿领域加速研发布局。当此形势下,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要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瞄准需求、瞄准痛点、瞄准“0到1”,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开展联合创新,上下求索,破解难题,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凤凰网山东 通讯员 滕岳 高伟 刘洁 李娜 任恒杰)
X 关闭
2023-07-31 15:46:08
2023-07-31 15:28:03
2023-07-31 14:59:16
2023-07-31 14:05:32
2023-07-31 13:36:52
2023-07-31 12:54:50
2023-07-31 12:17:30
2023-07-31 11:41:38
2023-07-31 11:06:13
2023-07-31 10:56:39
2023-07-31 10:23:27
2023-07-31 09:53:53
2023-07-31 09:33:11
2023-07-31 08:46:18
2023-07-31 08:11:56
2023-07-31 07:10:06
2023-07-31 05:56:43
2023-07-31 04:44:32
2023-07-31 00:59:09
2023-07-30 21:54:03
2023-07-30 20:42:47
2023-07-30 19:54:43
2023-07-30 18:47:03
2023-07-30 17:33:25
2023-07-30 16:42:11
2023-07-30 15:31:52
2023-07-30 14:32:07
2023-07-30 13:15:41
2023-07-30 11:58:07
2023-07-30 11:16:19
2023-07-30 10:19:30
2023-07-30 09:56:28
2023-07-30 08:36:39
2023-07-30 07:35:00
2023-07-30 05:50:00
2023-07-30 03:05:26
2023-07-29 23:05:42
2023-07-29 21:34:53
2023-07-29 20:07:12
2023-07-29 18:48:00
2023-07-29 17:46:19
2023-07-29 16:46:21
2023-07-29 15:58:15
2023-07-29 14:56:36
2023-07-29 13:36:05
2023-07-29 12:30:30
2023-07-29 11:34:54
2023-07-29 10:55:55
2023-07-29 10:03:20
2023-07-29 09:18:08
2023-07-29 08:10:34
2023-07-29 07:24:21
2023-07-29 06:14:44
2023-07-29 04:01:13
2023-07-29 00:59:11
2023-07-28 22:37:22
2023-07-28 21:55:30
2023-07-28 21:09:44
2023-07-28 19:47:03
2023-07-28 18:59:40
2023-07-28 18:35:01
2023-07-28 18:08:49
2023-07-28 17:21:29
2023-07-28 16:47:30
2023-07-28 16:43:27
2023-07-28 15:57:53
2023-07-28 15:20:08
2023-07-28 15:11:24
2023-07-28 14:25:03
2023-07-28 14:02:31
2023-07-28 13:07:29
2023-07-28 12:18:03
2023-07-28 11:54:41
2023-07-28 11:20:32
2023-07-28 10:59:44
2023-07-28 10:38:15
2023-07-28 10:05:32
2023-07-28 09:44:36
2023-07-28 09:12:04
2023-07-28 08:48:19
2023-07-28 08:01:57
2023-07-28 07:30:26
2023-07-28 06:27:23
2023-07-28 05:14:12
2023-07-28 02:42:10
2023-07-28 00:05:42
2023-07-27 22:21:30
2023-07-27 21:24:10
2023-07-27 21:06:05
2023-07-27 20:45:52
2023-07-27 20:15:20
2023-07-27 19:47:15
2023-07-27 19:16:38
2023-07-27 19:05:07
2023-07-27 18:32:24
2023-07-27 18:31:21
2023-07-27 18:25:19
2023-07-27 18:09:18
2023-07-27 17:49:53
2023-07-27 17:45:42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