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4月23日电 过斑马线低头看手机将被罚,大面积推广“人非分离”斑马线,倡导过斑马线时靠右侧通行……近日,《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规定(草案)》)提交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有望成为全国首部斑马线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相关资料图)
2023年4月19日,在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上,《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安全管理规定(草案)》进入一审程序。肖攀摄
据悉,《规定(草案)》源起于一份人大代表的立法议案。今年初,在厦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十位厦门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展斑马线交通安全立法的议案”。不久,该议案直接确定为正式立法项目,并被列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同时,这部法规将在总结厦门市近年来斑马线治理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斑马线设置的源头治理、合理分配路权等做出重点规范,着力破解实践中的难点痛点。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生命线,也是彰显一座城市良好形象的文明线。”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市有近3000处斑马线,作为地方立法机关,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对斑马线交通安全进行立法,希望通过专项立法将礼让等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此次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过斑马线的文明通行等进行专项立法,是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着力打造“法治护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品牌的缩影。自1994年3月被授予行使经济特区立法权以来,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即致力于以“良法促善治”,全面推动厦门城市发展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期间,作为“立法试验田”,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在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厦门打造出一张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为全国提供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表决通过了全国首部社会文明法规——《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重点整治包括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等九类不文明行为。此后,通过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结合,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与文明理念的柔性浸润,短短几年,长期固有的种种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治理,机动车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在厦门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在立法保障社会文明方面,近年来还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为全国城市社会文明立法提供了“厦门样本”;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法规,为进一步提升厦门志愿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2年9月,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办《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知识竞赛决赛,并为获胜代表队现场颁奖。肖攀摄
此外,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启动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并于2021年12月31日通过了《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仅助力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厦门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还有效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新动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厦门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法治环境,有力助推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2022年8-12月,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肖攀摄
值得关注的是,在频频率先立法保障城市文明创建、提升的同时,为了真正让这些社会文明法规落地生根,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充分运用监督职能,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紧紧围绕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社会文明突出问题,推动中央、福建省委、厦门市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法规的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推动城市文明,推动补齐民生和社会事业短板等。
“文明是厦门备受瞩目的城市形象之一,是这座城市亮丽的底色。”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厦门,炼成文明城市这张“烫金名片”,离不开法治的强有力护航。一直以来,作为地方立法机关,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十分重视城市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地方法规、贯穿法治实践,不懈打造“法治护航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品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准解决城市文明领域突出难题,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城市文明法治之路,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此番对斑马线安全管理进行立法,将激发出骨子里就有崇德向善基因的厦门人又形成一种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助力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余乃鎏 肖小环)
X 关闭
2023-04-24 11:58:55
2023-04-24 11:34:33
2023-04-24 11:20:13
2023-04-24 10:57:13
2023-04-24 10:28:57
2023-04-24 10:19:19
2023-04-24 09:36:30
2023-04-24 09:12:15
2023-04-24 08:52:57
2023-04-24 08:24:13
2023-04-24 08:10:30
2023-04-24 07:35:59
2023-04-24 06:46:48
2023-04-24 06:13:15
2023-04-24 05:44:17
2023-04-24 04:31:03
2023-04-24 03:44:34
2023-04-24 02:55:50
2023-04-24 02:02:46
2023-04-24 01:16:01
2023-04-24 00:28:12
2023-04-24 00:19:51
2023-04-24 00:12:55
2023-04-23 23:00:53
2023-04-23 23:00:05
2023-04-23 22:19:31
2023-04-23 21:54:15
2023-04-23 21:07:32
2023-04-23 20:39:40
2023-04-23 20:25:17
2023-04-23 20:10:25
2023-04-23 20:09:56
2023-04-23 19:24:38
2023-04-23 19:12:35
2023-04-23 18:44:19
2023-04-23 17:59:28
2023-04-23 17:52:37
2023-04-23 17:47:43
2023-04-23 17:16:32
2023-04-23 16:51:41
2023-04-23 16:24:19
2023-04-23 15:57:18
2023-04-23 15:24:41
2023-04-23 15:11:59
2023-04-23 14:44:54
2023-04-23 13:57:54
2023-04-23 13:47:06
2023-04-23 13:27:21
2023-04-23 12:54:15
2023-04-23 12:38:31
2023-04-23 12:35:28
2023-04-23 12:30:32
2023-04-23 12:04:06
2023-04-23 11:39:39
2023-04-23 11:10:28
2023-04-23 10:55:27
2023-04-23 10:37:54
2023-04-23 09:57:59
2023-04-23 09:42:07
2023-04-23 09:17:04
2023-04-23 08:46:20
2023-04-23 08:39:22
2023-04-22 00:47:37
2023-04-22 00:38:12
2023-04-22 00:15:02
2023-04-21 23:24:32
2023-04-21 22:47:48
2023-04-21 22:27:18
2023-04-21 21:52:26
2023-04-21 21:43:56
2023-04-21 21:34:15
2023-04-21 21:27:23
2023-04-21 20:30:21
2023-04-21 20:22:36
2023-04-21 20:09:43
2023-04-21 20:03:32
2023-04-21 19:12:53
2023-04-21 19:05:14
2023-04-21 18:22:44
2023-04-21 18:09:00
2023-04-21 17:48:48
2023-04-21 17:02:20
2023-04-21 17:01:46
2023-04-21 16:39:51
2023-04-21 16:35:47
2023-04-21 15:56:38
2023-04-21 15:46:17
2023-04-21 15:43:24
2023-04-21 15:42:34
2023-04-21 14:17:24
2023-04-21 14:07:59
2023-04-21 14:07:37
2023-04-21 13:43:10
2023-04-21 13:07:12
2023-04-21 12:54:09
2023-04-21 12:44:01
2023-04-21 12:21:45
2023-04-21 11:41:49
2023-04-21 11:18:02
2023-04-21 11:13:53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