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天天观天下!315应该给曝光:5种恶心的海鲜,不卫生还有害,以后别再买了

时间:2023-03-21 11:03:07     来源:三农科普

导语:315应该给曝光:5种恶心的海鲜,不卫生还有害,以后别再买了


(资料图)

当美味变了“味”,腐烂的不只是食物本身,还有人心。去年3曝光了“土坑酸菜”,今年又曝光了“垃圾一样的橄榄菜”和“调出来的泰国香米”。

这几天,汕头腌制厂工人赤脚踩南姜又上了热搜,看来这个姜不仅辣嘴,还辣脚,这谁敢吃!

其实,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这两天蜜雪冰城又被曝出频繁篡改食材保质期标签,还有硼砂泡的黄金鲍和染色的海参,真是触目惊心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海鲜中的“恶心”事,为了延长保险期,不顾人的身体健康,315应该给予曝光。比如,下面这5种鲜,不仅不卫生还有害,以后少买吧!

一、染色的海米

海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有很多人比较喜欢吃。海米又叫虾米、金钩、开洋,肉质软嫩、味道鲜醇,尤其是白虾米品质更好,色味俱佳。

对虾米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虾米中最有营养部分是虾皮和虾仁上红颜色的成分,叫“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抗氧化剂。

虾青素能够有效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再生能力,从而保护皮肤健康,促进毛发生长,抗衰老、缓解运动疲劳、增强活力。

如果,我们买的虾米红色成分已经褪色,说明虾青素已经被氧化了。也就说,最有营养的那部分没了,只是吃了个口感而已。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让虾米看上去品质比较高,会在煮海米的时候添加一些色素,这样煮出来的海米颜色鲜艳,使品质显得高。但是,这种色素显然是对人体有害的。

所以,我们买海米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过于鲜艳和统一的。并且,闻起来有刺鼻味道的海米,有可能是被做过手脚的。

二、药水浸泡的海鱼

海鱼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大人小孩都爱吃。海鱼中的Ω-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鱼高得多,对心脏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还含有卵磷脂和丰富的DHA、EPA,非常有营养。

但是,有些不法商贩也会在海鱼上做手脚。比如,会用甲醛泡鱿鱼,这样会使鱿鱼重量明显增加,达到多卖钱的目的。但是,消费者把这样的鱿鱼吃进肚子,会损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危害很大。

还有的商家会用有毒的“黄粉”浸泡黄花鱼,使其颜色鲜艳、更具卖相,多卖钱。但这种“黄粉”主要是用于皮革和木制品染色的,并非食品色素,对人体有害。

除了上面两种,还有孩子比较喜欢吃龙利鱼片,市场上也时常出现被药水泡过的,让人防不胜防,真假难辨!

为了避免总是上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法,大致分辨一下。

1、我们可以用手摸一下海鱼的身体,感觉不到海鱼的体液,特别光滑,多半是被人动了手脚了。

2、看鱼的眼睛,我们如果发现鱼的眼睛已经凹陷,但鱼完整。并且,鱼拿起来一点弹性都没有,多半有问题,买的时候要慎重!

3、新鲜的鱼,其肛门处没有渗出物,还特别的紧实有弹性。如果,有渗出物说明不新鲜,最好重新选选!

三、碱水泡发的海鲜

用碱水泡发海鲜主要是为了增重,很多商贩会用碱水泡发鱿鱼、去壳的贝壳类肉、鱼肉和虾仁等。

不过,我们平时买的时候很难去辨别,尤其是我们包饺子时的买的虾仁,很多都是泡过的,还有一些海参等。

四、半壳类的海鲜

这类主要是一些生蚝和扇贝,尤其是夜市里,一组生蚝8个,10元钱,想想都很难是真的,大多数都是壳和肉组装的。

其实,这种生蚝和扇贝吃不出鲜味,都是一些烤出来了蒜蓉粉丝味。最关键的是,这东西不知道冻了多长时间了,安全隐患还是有的,可别吃了坏肚子。

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真正的半壳类的海鲜,为了方便消费者烹饪。但是,真的不太好分辨!

五、染色的海鱼

这个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一个了,就是有一些不法商贩会用“碱性橙”浸泡黄花鱼,对人体有损害。

除了黄花鱼以外,还有像带鱼也有被药水泡过,吃起来完全不好吃,就是利用鱼鳞光亮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其实,我们可以想想,哪有鱼涝的时候不挣扎呢?不可能颜色都那么整齐划一,鲜艳明亮,多半是动了手脚了!

身边的食品安全要靠我们自己才靠谱!您认为哪些食品安全隐患大,最应该被曝光?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